3大因素企業火險恐倍數翻漲 產險:議價空間有限【中央通訊社/謝方娪】

前幾年很幸運的,台灣地區並沒有遇到侵害性的巨災,但是依據世界巨災發展的趨勢來看,可能很快台灣地區就會發生意想不到的災難,而且今年一再破紀錄的火災不斷出現,所以也出現了破紀錄的保險理賠,除此之外,由於個別巨災的侵害性愈來愈嚴重,因此估計最大可能損失的概念與方法,也勢將出現新的改變,這些改變對於台灣保險市場都會產生新的影響,其中對於再保險費率的變動與再保險條件的調整,都是勢在必行。

另一方面來說,台灣地區每年總有3~5個颱風,不管是颶風還是洪水,所造成的損害難以估計,尤其近幾年來,由於地球暖化嚴重,颱風的損害有巨大化跟難以預估化的傾向,以雨量來說,動不動就破記錄,一個鐘頭一百公厘的雨量,以前沒淹過的地方也會淹水,如果排水道又有點堵塞,幾乎大部分地區都會淹水。而今年的颱風季還沒開始,如果加上今年預期的颱風洪水的損害,商業性產險的費率恐怕真的很難維持囉。

新店工人墜21樓地面 身體遭「鷹架貫穿」失血過多亡【聯合報/翁至成】

施工過程中發生意外事件時有所聞,營造公司在施工地點因為施工不慎造成意外事故,而引發人員傷亡,其中一種情況是造成自己施工員工的傷亡,譬如建築工人未綁安全帶自工地高處墜樓身亡;另一種情形則是因意外事故造成其他人員如路人或訪客的傷亡,當然在發生意外事故之後,都會由相關當局來釐清責任,該由誰來負起刑事、民事的相關責任。

但是對於事前的風險管理與損害預防的重視程度,卻是多年來一直不見大幅提升,以至於此類案件屢見不鮮,其實就是要求建築工人綁安全帶的動作都常常無法確實要求,更何況每一項施工都要求必須符合安全的標準程序,既然如此,則至少在保險的保障方面就不應該太斤斤計較,無論是工程雇主責任保險或是工程第三人責任保險,都應該投保每人一千萬以上的工程責任金額方為足夠,也才是個負責任的施工單位。

買凶開車狠撞表弟詐保 雲林婦提保外就醫遭駁回【中央通訊社/蔡智明】

詐領保險金在保險理論上是道德危險的一種,即積極性道德危險(Moral Hazard)其有別於心理危險(Morale Hazard),但都是保險業最承受不起的痛,也是所有被保險人的公敵,因為在嚴重時,據說保險公司的所有賠款中,道德危險就佔了兩成,因此保險公司就有可能因為如此而虧大錢,也因為保險公司虧損,所以就會轉嫁到全體的被保險人而造成費率高漲。

當然道德危險的種類繁多,除了縱火、假報汽車失竊、醫療詐欺之外,最常見的還有以前轟動一時的金手指、金手腕、金雙腿案件,至於假意外真自殺與謀殺被保險人事件則是時有所聞,以前更有發生過一連串的自己鑿沉漁船來詐欺保險金的案例,各種道德危險林林種種不一而足,想要完全根絕幾為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因為保險制度而造成的社會問題,保險界理當多花一些成本與時間來仔細處理,以消除保險的原罪。

眼睛也有保險 國壽首創眼睛險保障四大眼疾【經濟日報/仝澤蓉】

其實對保險業的發展,新商品真的非常重要,但是新商品也必須要能符合保險理論的基本原則,譬如說對價要合理,不能用大成本保小保障,或者不能保障投機型風險而誘發賭博行為,或者不能保像保險犯罪的故意行為,或者必須有行銷的可行性,或者保費必須可以精算等等,所以之前也有學生提過要設計類似你會紅保單或者學分保險,其實都是不太符合保險理論的。

至於可以發展的新種保險也是相當多,譬如使用權保險、建築保固保險、千面人保險、寵物保險、科技業專業責任保險、禮券保證保險、人事保證保險、個資保護保險、高額傷害險、老人意外險、特殊職業意外險等等,當然這些保險在執行的過程中難免也有一些眉角需要拿捏,不過如果能夠全力去發展未嘗沒有大展鴻圖的機會。

防疫險可重複投保!4家產險業者接受 其中2家有條件【ETtoday/陳依旻】

所謂複保險就是指你買了很多張相同的保單,一般人對保險通常不會有太好的態度,所以是不會多買很多張保單,但是有兩種情形另說,一種是搞不清楚狀況無意間複保險,譬如去銀行辦房屋貸款因應銀行的要求買了一張住宅火災保險,結果過了一陣子忘了這件事,太太在保險業務員的同學推銷之下又買了一張,這就形成了複保險,不過因為是無意的,所以法律上把它叫做善意的複保險,此種情況就只理賠被保險人真正的損失即可。

另一種複保險的情況則是被保險蓄意多買幾張保單想要詐騙保險金,譬如用倉庫內的貨物分別去跟數家保險公司投保,再縱火燒掉倉庫然後分別跟各家保險公司求償以獲取不當暴利,這個叫做惡意複保險,若被查時期法律效果是契約無效,保險公司完全不用賠,以上是複保險的效果,然而複保險的前提是保險標的有一定的價值,譬如一棟房子造價500萬,如果買了3張各500萬的保單,發生事故就可以獲得超過標的的金額,如果標的的價值無法估算,那麼還叫做複保險嗎?譬如人壽保險?所以回過頭來看,防疫保單適用複保險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