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張農產保險 水稻險最熱門【工商時報/黃惠聆】

稻作能有1/10的投保率,這是非常令人驚喜的成果,目前農業保險能夠由政府出面偕同產險業者來承保,真的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德政,未來除了所有的農作物之外,雞鴨鵝的家禽保險、牛羊豬的家畜保險與養殖類的魚類保險,相信在一定的程度上會對農漁民有非常重要的保障,最好是再由農委會補助農民一定比例的保險費或者強制投保,如此才能提高投保的數量,有利於費率的精算與掌握,也更有利於此類保險的存續。

其實農業保險對任何一個國家的農民都有很重大的意義,以台灣來說,十幾年前發生了豬隻的口蹄疫事件,造成了豬農重大的損失,當時如果每一位豬農都有投保農業保險之中的家畜保險,則損失即可由保險人來賠付,豬農的損失可以彌補,政府也不用煩惱救濟的事。其實農業保險除了家畜以外的家禽、養殖業、農產品等也都可以納入農業保險的範圍,現在台灣地區主管機關已經開始非常重視農業保險機制,真是農民之福。

氣候變遷風險升 衝擊保險業【經濟日報/鍾詠翔】

地球由於暖化益趨嚴重,各種天災形成的條件愈發成熟,除了將導致嚴重損失的侵害型天災發生的次數在增加當中,其嚴重性也一再的破紀錄,就台灣來說,因為氣候異常而造成的災損愈來愈多,更是愈來愈不可預料,而因為氣候的異常更影響到地質結構,簡而言之,相信未來在台灣肯定會有更多的機會遇到颱風、洪水、土石流、地震、海嘯、冰雹、龍捲風等等。

但是截至目前為止,國人的財產包括辦公室、工廠、機器設備、倉庫、住家、汽車等等,大都只考慮投保火災保險而少去考量天災的保險,但是火災發生的次數卻從十年前的高峰,每約一萬六千次逐漸下降到去年的約1800次,因此站在風險管理者的角度來看,其實天災保險的重要性已經開始超過了火災保險,從現在開始,投保天災保險應該是未來保障財產的最重要概念之一了。

車子拋錨 善用產險道路救援【工商時報/黃惠聆】

投保了汽車保險之後,最令人頭疼的就是發生理賠的問題了,因此選擇服務最好的保險公司比保費最便宜的保險公司要重要的多,這些服務諸如二十四小時0800服務、酒醉護駕到府服務、現場協助車禍處理、ISO理賠標準流程、全程協助和解、拖吊服務等等,其中拖吊服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了!

不過每家公司的拖吊服務內容不盡相同,譬如有里程上的限制或道路種類的限制甚至有些服務必須自行承擔(也就是要自己付錢),因此被保險人拿到保單後應該先瀏覽一遍拖吊服務的內容,或應該把該服務卡放置在車上以便不時之需,另外一點是被保險人在決定投保哪一家保險之前,當然應該把這些服務的項目作綜合考量,而不是只考慮保險費的差距。

行動裝置險明年上路,商品估月底出爐【時報資訊/林資傑】

針對銷售手機的店員,因為要包括手機保固就要求單獨考行動裝置險的業務員資格,看起來有點小題大作了,如果是這樣幾乎每個險種都應該考不同名稱的業務員了,譬如做工程保險的業務似乎應該考工程保險業務員,銷售誠實保證業務員好像應該要考一張誠實保證義務員執照,如果這樣做,意義很好,大家專業都會進步,但有必要嗎?

其實,手機保固保險就是一種保固保險之一,像家電保固、中古車保固、建築保固一樣,其基本的保險原理原則在業務員資格測驗中就足以測試出來,單獨為了這種產品做一種測驗似乎over了,不過若能提升保險業界的專業水準,不管做了多麻煩的事,總是值得的!

前9月逾4.4億 產險網路投保 年拚7億【工商時報/黃惠聆】

台灣網路行銷已經落後其他國家一大截,原因無他,慎重而已,國際管理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日前公布全球保戶,有2/3考慮透過保險公司以外的通路買保險,且有23%的受訪民眾說,會考慮上網買保險。以前在台灣的保險歷史上,以往僅有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可以從事業務招攬工作,一直到業務員合法化之後(After 1992),在保險業務統計上才出現直接業務的統計數字,目前我國產險業的行銷通路主要分成業務員通路、保險經紀人通路、保險代理人通路。

網路行銷具高效率,且因為省去人力媒介,保費可能會更便宜,也更具個人隱私。但在許多國家推動線上投保同時,台灣卻進度有限,尤其保險經紀人仍然無法經營網路保險,這將使得網路保險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埃森哲分析,雲端世代民眾不再具有高忠誠度,在網路新通路加入後,預估未來1年,全球保險市場將有4000億美元保費、約12兆台幣,會因通路改變而轉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