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產險行銷也要先診斷【文:江朝峰】

這幾年來因應經濟環境、費率解除管制、國際競爭的影響、保險科技的發展,台灣產險業變化之大可稱史來之最,無論上至整體市場的轉型,下至銷售技巧的改變,目前這個階段可算是個最重要關鍵時刻。而全國保險公司的優劣勝敗也同時開始在重新排序,在面對這麼重大的轉變時點,營業主管的時間應該花在哪裡?擔心下個月的業績或思考三年內的變化;營業人員的時間又應該花在哪裡?重新佈局或隨機應變。

在變化多端的時代裡,最怕的就是窮於應付眼前的問題,只求追上業績卻未能改變體質,等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種傳統式的經營,在過去或能僥然倖存,在未來則必被宣判出局。所以為能維持市場競爭的資格,每年營業單位主管以及營業同仁幫自己做個行銷診斷,應是相當必要的程序。

而一般營業單位在做行銷診斷時,第一個步驟就是:把問題找出來(Identify) ,就像給醫生看診,先得把不舒服的原因找出來,方得對症下藥,至於找問題的方向,包括從主管、同仁、客戶身上找,也可以從體制、系統、流程找,找出來的問題可能有很多項,這時候就要進行第二個步驟,選(Measure)最大的問題來解決,因為若企圖同時解決多項問題,在資源有限之下,很可能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所以由大而小,每次解決一項問題為比較好的方式。第三個步驟,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期待改善的標準,這就有賴於找出標準值,並測出與頂尖營銷單位的距離,然後運用各種管理方式來縮小,接近甚至超越與標竿的差距,最後一個步驟是要能持之以恆,來控制改善後的行銷品質,方能確保成果。 繼續閱讀…

優良駕駛 保UBI車險省保費【聯合晚報/仝澤蓉】

汽車保險的費率一直是產險業最關心的領域,而由於保險科技的介入,汽車保險市場定價發生了很大轉變,從「車」定價逐漸轉向「人」定價。有關資料顯示,車險保費與車輛出險次數、駕駛人的駕駛習慣等關係緊密,駕駛習慣好、出險頻率低的低風險車主將享受更低的車險費率。所以運用保險科技的UBI 車險逐漸發展之後將成為台灣汽車保險行業的變革者,是推動新型車險快速向前發展的主力。

其實 UBI 車險產品是基於駕駛人駕駛行為的車險,它將傳統車險的一部分轉化為保費預付款,並且每公里的保費是由基礎單價與駕駛行為係數來確定。 針對駕駛行為係數,進一步來看,駕駛安全評級分兩個方面,第一是穩定駕駛安全評級、信用評級,這是一個穩定的資料;另一個資料叫駕駛表現,這是隨機的,因此駕駛行為係數也是一個浮動數位。當前台灣UBI還是處於起步階段,相關的監管制度還沒放開,但這種基於駕駛行為的UBI車險一定是未來車險產品設計的一個重點方向。

金融科技助拳 產險理賠加速【工商時報/黃惠聆】

產險業運用保險科技已經越來越普遍,不管是核保、理賠、再保、行銷,在保險科技的技術發展非常的快速,其中尤其是大陸的相關發展儼然成形,譬如 2016年阿里巴巴雙“十一”以1207億元收關。螞蟻保險平台上,24小時中,6億筆保單,平均每分鐘41萬單。2017年,以1682億元定格。支付寶的支付總筆數14.8億筆。螞蟻保險平台上,全天出單8.6億筆保單,平均每分鐘60萬單,三個數字都創下新紀錄。

在險種方面,從最初的退貨運費險,到2015年的4個險種、2016年擴充至30餘種,到2017年近50種。全程零人工參與實現個性化定價與流暢的流程。京東平台的“全球好物節”下單金額1271億元,50%的訂單都有保險保障。“消費保險”概念成型:凡透過保險機制促進消費達成,從商品質量、價格、物流、售後、網上消費資金賬戶安全等各個環節提升消費體驗,化解售後糾紛並提供經濟補償的保險創新。

中小企業風險管理策略【文:江朝峰】

風險對一般人來說,大多只能有個模糊的印象,很難清楚描繪出整體的概念,尤其因為日新月異的時代脈動,新的風險一直被創造出來,更讓一般人幾乎不可能去預測風險。不過若以企業的角度來看,風險固然難以預知但卻可以管理,也因為不能預知而更需要加以管理,至於管理企業風險的重點,主要係在風險管理策略與緊急應變措施兩方面。

(一)風險管理策略

在實務上處理實質風險的方法與工具非常多,其中迴避風險係屬於消極的策略比較不被建議採行,中小企業如果是為了迴避風險而影響經營的企圖心,當然並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自留風險則是指由企業本身自留一部份或全部的風險,前者譬如企業在購買保險時設定自負額來承擔一定額度以下的意外損失;或者企業對某些種類的風險選擇自行承擔萬一發生時的損失,譬如龍捲風或遭航空器撞擊的風險,在企業已規劃對應措施的前提下也可以選擇自留;至於全部計劃性自留的情形在國內則比較少,一種稱之為自己保險一種則稱之為專屬保險,中小企業並不適用這兩種方式,也因此除了迴避與自留風險之外,中小企業風險管理策略中的控制風險與移轉風險相形下就更為重要。

控制風險在實務上又稱為損害防阻,包括目的在減少意外發生次數的損失預防,與降低意外事故發生嚴重性的損失抑減,由於損害防阻直接關係到意外發生的頻率與幅度,因此通常比較受到中小企業的重視,不過因為大多損害防阻的策略都會牽涉到執行成本的問題,所以大多中小企業無法確實去執行損害防阻的工作,例如自動消防系統,理論上對中小企業的廠辦需求性非常的高,但若牽涉到安裝成本與影響正常工作進度成本時,就很容易被延宕下來,因此純就風險的考量來落實損害防阻,而避免因為沒有徹底執行所造成的遺憾,對中小企業來說在經營的角度就非常重要,事實上從歷年來的損失案件都一再的驗證這一點。 繼續閱讀…

電梯暴衝27層樓 夫妻頭破噴血命危【三立新聞網/大陸中心】

電梯可以分為升降機與電扶梯,就使用性質來看也有送貨與載人之分,但不論是哪一種電梯,若沒有好好的保養與維修管理,都有可能造成人命傷亡,像幾年前就曾經發生過有年輕女孩去華納威秀逛街,結果在電扶梯往上行的時候,因為該女孩將頭伸出了電扶梯,結果在到了上一層樓地板之前仍未將頭縮回,結果慘遭電扶梯與樓層夾角夾斃。

多年前在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的一棟住宅大樓也發生過類似的情形,不過不幸的是當時那部福特車整台車掉進了電梯間,而車上一對夫妻,一位死亡另一位卻變成植物人,這一類意外事件,最主要有兩種保險可以賠償,第一種是這棟大樓的所有管理或使用的人可以投保電梯意外責任保險,第二種則是由電梯的製造商或代理商來投保產品責任保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