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旅平險 金融業掀數位大戰【工商時報/朱漢崙】

近幾年來保險科技的發展非常的快速,其中尤其消費保險或碎片型保險儼然成形,以大陸的發展來說,2019年阿里巴巴雙“十一”以2684億元收關。京東平台上,則以2044億元做收,24小時中超過10億筆保單,平均每分鐘200萬單。支付寶的支付總筆數14.8億筆。螞蟻保險平台上,全天出單超過10億筆保單,平均每分鐘100萬單,三個數字都創下新紀錄。

在險種方面,從最初的退貨運費險,到2015年的4個險種、2016年擴充至30餘種,到2017年近50種,全程零人工參與實現個性化定價與流暢的流程。京東平台的“全球好物節”下單金額超過2000億元,50%的訂單都有保險保障。“消費保險”概念成型:凡透過保險機制促進消費達成,從商品質量、價格、物流、售後、網上消費資金賬戶安全等各個環節提升消費體驗,化解售後糾紛並提供經濟補償的保險創新。

手機險商機熱 數位通路上陣【工商時報/朱漢崙】

其實,手機保險的內容都會包括保固,像家電保固、中古車保固、建築保固一樣,除了「手機原廠瑕疵保固」,還包括「人為意外的損害」,例如意外泡水、螢幕破裂等。另為確保消費者(保險業者)的權益保障,自2018年1月1日起,電信業者現行的買手機加費意外保固方案,將全面轉型成【行動裝置保險】。

為搶食手機保險與鼓勵客戶換新機,五大電信都有推出【手機加價保固方案】,「手機兩年保固」、意外損壞「不限次數免費維修」以及手機保險及第二年可以換新手機的措施。由於台灣購買手機【手機加價保固方案】的用戶超過150萬,1年手機保險保費規模約10億元,已被金管會與保險局出手定調為具有保險性質,因此現行的買手機加費意外保固方案已全面轉型成【行動裝置保險】。

年終企業應該全面檢視保單【文:江朝峯】

一般企業買了保險之後,收到保單的第一個動作大概都是直接歸檔或甚至就丟到抽屜,直到有一天萬一不幸發生保險事故時,才會急急忙忙調出保單來加以審視(如果找得到保單的話),而這個時候又會發現不知要如何看起,因為投保的時候通常只聽保險經紀公司人員的口頭解釋,或只看到書面建議,但都沒有正式看過條款,所以如果收到保單當時就直接歸檔的話,等到真正看到保單時,就會不知從何開始。

而且畢竟保險事務並非一般中小企業的日常業務,任何老闆、財務主管或經辦也都不會整天與保險為伍,可想而知對保險當然不是很熟悉,所以到了發生事故時才倉促的想去了解保單內容,看不懂似乎也是很正常的事,所以利用投保前保險經紀公司人員剛解說過的時機,被保險人對保險內容比較熟悉之際,收到了保單就在保單上做一些註記與說明,萬一遇到不了解時還可以即時跟保險公司討論,相信對維護自身的權益與未來理賠的處理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其實在收到保單後首先應該把與保險相關尤其是理賠的聯絡人員、聯絡方式註記或黏貼在保單上,以備不時之需,接著再開始審閱保單,一般來說在實務上保單的結構可以概分為保單應記載事項、基本條款、批單或批註、特約條款等,在保單應記載事項的部份,雖然各種保險的格式內容或稍有不同,但通常至少會包括被保險人名稱及經營業務、標的物處所、保險期間、保險金額、保險事故的種類、保險費等項目,這些記載由於關係到保險權益,因此仔細檢查與核對是否正確就非常重要,尤其保險金額與保險期間,數字有誤在理賠時很容易滋生困擾。 繼續閱讀…

德國10億歐元珠寶失竊 小偷5分鐘內得逞逃逸【TVBS新聞網】

基本上,藝術品保險有三項非常特別的特性,第一項就是「質」,也就是說藝術品本身質的價值比實際使用價值高出很多,因為它可能是稀有或具有歷史的字畫雕刻,也可能是古董珠寶,其價值相當高,也需要有一套專門的鑑價程序與方法;藝術品保險的第二項特性就是非常容易受到損壞,也就是受損性非常強,可能被水潑到就整個毀損了,也可能因為溫度的變化就壞掉了。

藝術品保險的第三項特性就是藝術品可能常常需要運送,藝術品通常會投保可能是有展覽的需求,所以必須運送到別的地方,因此必須考慮到運送的風險。因為以上這三種特性,所以藝術品保險通常會考慮到運送的風險,也會以一切險(All Risks)的方式來承保,在保險金額的基礎上也會以定值的方式來承保,也因此藝術品通常不會以火災保險單或商業動產保險單來承保,而會特別設計藝術品保險單以資保障。

財金公司建議 保資安險護身【工商時報/朱漢崙】

我國推展資安險的時間並不長,資安險又叫做個人資料保護保險,是一項新的保障,其實一項新的保單從推出來到普及通常需要長達十年以上的時間,而個資保單從103年初新版個資法上路以來不過兩年多,當然還沒熱身開來。

基本上所謂個資風險,對於同一件個資外洩事件,損害賠償最高達2億元,單筆個資外洩的求償金額則在5百元到2萬元之間,而且個資洩漏的舉證責任,也從用戶端轉到企業端。由於在訴訟上「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所以依據新版個人資料保護法,律師界生意前景看好,準備承攬個資洩漏集體訴訟官司。

基本上個資外洩的法律責任,分成個人與企業二種,企業洩漏用戶資料,將會衍生相關責任,至於個人個資因疏失外洩(例如身分證失竊),被拿來當成犯罪人頭,也會產生訴訟費用,受害者若要恢復信用紀錄也須一筆費用,因此在現代的社會,各產險公司也因應這項需求而推出個人資料保護保險,而企業投保個人資料保護保險似乎是企業的必要選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