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鏡檢查疑致死胎 長庚聲明:處置未周全、醫師停權3個月【蘋果日報/生活中心】

所謂醫師責任保險,其實包括診斷錯誤、處置錯誤跟醫療錯誤三大類行為所致病人的損害,其在概念上就是醫師的醫療相關行為所致,則需負賠償責任,但是關鍵在於其法律基礎是過失責任?嚴格責任還是無過失責任?所謂過失責任基礎是指醫師的醫療行為有過失,但需由病人一方來舉證醫師有過失,醫師才需負賠償責任,依據舉證的一方就是敗訴的一方的道理,在過失責任基礎下,病人要能控告成功的機率是比較低。

所謂嚴格責任則是指舉證的責任轉由醫師來負責,因為對整個醫療行為,醫師是專業人士他最清楚也能舉出最有利的證據,如果連醫師都舉不出對他有利的證據,那麼就代表他應該負賠償責任,至於無過失責任,則是不管醫師的醫療行為有沒有過失,他都必須負賠償之責,也是對醫師最嚴格的一種,以上三種責任基礎各有利弊跟適用對象,但是在台灣則都被法院判決過,所以保險單應該怎麼適用?實有待釐清。

艾瑪來襲 美國佛州逾300萬用戶斷電【中央廣播電台/吳寧康】

目前艾瑪造成的經濟損失恐怕已經超過2000億,事實上每年自然災害使得全球保險業損失約數百億美元,地震損失幾乎占巨災損失總額的45%。而颱風洪水也占45%,據統計,從1947年至1980年全球10種主要自然災害中,由颱風造成的死亡人數為49.9萬人,佔全球自然災害死亡總人數的41%,比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45萬人)還多。台灣呢?除了是颱風地好發區之外,不知道還有幾條地震斷層尚未被偵測到,最近龍捲風也常來報到甚至也下起冰雹,實在是最受天災威脅的地區。

而天災毋庸置疑的是人類未來最大的課題與挑戰,就算人類醫學再發達,可以克服各種疾病對生命的困擾,但是天災所造成致命的威脅卻是永遠無法消除,而且會愈演愈烈,在財產的部分也是一樣,火災、爆炸、煙燻、竊盜、罷工、車輛碰撞等等的損害,都可以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唯獨天災的破壞性卻因為地球暖化的影響而更加劇烈,也因此未來的財產保險中將以天災保險為主流,而所有的企業也都更應該注意天災保險的發展。

遇連環車禍 專家:僅強制險沒保障【聯合報/郭宣彣】

對於投保汽車責任保險的金額僅有幾百萬實在不敢苟同,在台灣以往的觀念中,人命的價值一直是被低估的,甚至到目前為止仍然有很多理賠案顯示對死亡的賠償金額有賠償過低的現象,不過近來法院的判例卻也開始陸續出現高額賠償金的案例,500萬以上的金額已經很常見,千萬的金額也偶爾出現,甚至2010年八月份還發生過車禍撞人成殘而經法院判決賠償1952萬的案例,整體看來,理賠金額的提高的趨勢似乎會愈來愈明顯。

其實依據家庭需求說來簡單計算,一條人命一千萬似乎也並不是不合理,果真如此,那麼強制汽車險的200萬保險金額顯然完全不足以賠償,甚至加上任意第三人責任300萬元似乎也不太足夠,所以未來汽車責任將會出現所謂投保超額汽車責任保險的概念,千萬的保額會愈來愈多人採用,其實包括強制責任保險、任意責任保險與超額責任保險才足以構成一張完整的汽車責任保護網,來保障駕駛人的責任風險。

桂先農:資安險是產險發展契機【工商時報/黃惠聆、彭禎伶、魏喬怡】

一張新保單從推出來到普及,通常需要長達十年的時間,而個資保單從103年初新版個資法上路以來,不過兩年多,當然還沒熱身開來,基本上所謂個資風險,對於同一件個資外洩事件,損害賠償最高達2億元,單筆個資外洩的求償金額則在5百元到2萬元之間,而且個資洩漏的舉證責任,也從用戶端轉到企業端。由於在訴訟上,「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所以依據新版個人資料保護法,律師界生意前景看好,準備承攬個資洩漏集體訴訟官司。

基本上個資外洩的法律責任,分成個人與企業二種,企業洩漏用戶資料,將會衍生相關責任,至於個人個資因疏失外洩(例如身分證失竊),被拿來當成犯罪人頭,也會產生訴訟費用,受害者若要恢復信用紀錄,也須一筆費用,因此在現代的社會,各產險公司也因應這項需求而推出個人資料保護保險,而企業投保個人資料保護保險似乎是企業的必要選擇。

情人節送禮 保你幸福【經濟日報/陳怡慈】

台灣的情人節保單畢竟還是很傳統,原則上還是在基本的保險原則下設計,大陸之前有一張情人節保單就比較花俏一點,該保單是在承保一對情侶如果一直到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在結婚當天由保險公司贈送9999朵玫瑰再加上一份禮金,確實非常有創意,只不過保險利益跟保險事故都非常模糊,有違一般保險的基本概念。

就像投資型保險,有可能有利得有可能有損失,其實就是投資,不過包一層保險的外衣罷了,他已經跳脫保險深度互助的基本架構了,除此之外之前有流行過一陣子的扶老人險或痴漢保險,恐怕也是噱頭成分居多,其實真正關乎國計民生的保險還有很多沒有發展的很齊全,譬如說居家綜合保險投保率還非常的低,不知道何時才能取代保障較低的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