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出包…存保費率恐漲【經濟日報/楊筱筠】

存款保險制度一種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條件的各類存款性金融機構集中起來建立一個保險機構,各存款機構作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繳納保險費,建立存款保險準備金,當成員機構發生經營危機或面臨破產倒閉時,存款保險機構向其提供財務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從而保護存款人利益,維護銀行信用,穩定金融秩序的一種制度。

我國為保障存款人權益,於民國74年制定存款保險條例,並由財政部會同中央銀行共同出資設立存保公司,專責辦理存款保險。存款保險最高保額自民國100年1月1日起提高為新臺幣300萬元。最高保額是指每一存款人,在國內同一家要保金融機構存款之本金及利息受到存款保險保障的最高額度。中央存款保險公司賠付時,是以新臺幣為支付幣別。

日月潭萬人泳渡 祈福求平安【中國時報/廖志晃】

近年來公共意外保險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保險之一了,一些大型活動,多會考慮規劃公共意外保險,但是每次發生重大公共安全意外,媒體、政府、業者、保險業就又會吵上一陣子,雖然檢討了半天之後多少還是會有一些改善,像多年前發生了衛爾康西餐廳大火事件,保單原在必須被保險人疏忽或設備欠當才能理賠的規定,為免釐清責任而曠日廢時,已將疏忽或欠當的字眼刪除,來擴大保障無辜受害人的原意,但整體而言在強制投保公共意外保險的規定上,仍有許多值得討論與改善之處。

另外,政府的一些公共設施,如果有不適當的情形而造成國民的身體損害,事實上也可以成為公共意外責任保險的理賠範圍,當然如果要申請國賠也是一個方式,但除了在判定上比較困難之外,整個時程也需比較長久的時間,所以如果可以由政府的相關單位申請一筆保險費的預算,然後由各個負責單位去向各家保險公司投保公共意外責任保險,那麼發生任何意外時則可以該保單來理賠,此亦是一種解決方式之一。

紅樓火警燒毀5店面 警逮縱火嫌犯【民視新聞/劉俐均、周晨暉】

據統計,台灣有超過七十萬家的商店,但由於一般商店老闆的保險觀念比較薄弱,所以超過八成以上沒有投保,就算有保險也多是因為向銀行貸款而買了一張建築物的火災保險單,並且因為抵押權人是銀行,萬一發生損失也會優先賠償給銀行,對於小本經營的商店而言,要想再恢復營運可能就會非常困難,其實就算是開一家小商店,對於整體的保險規劃也應該給予一定程度的重視,而且相關規劃也不會太複雜,只要運用現有市面上的保單不但能規劃出相當完整的保障,同時也不會花費太多時間。

在火災保險的部分,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保險標的的選定與保險金額的多少,在保險標的方面指的是建築物、營業生財與貨物等,一般被保險人若是建物的所有權人,不管有沒有貸款通常只會投保建物本身,至於營業生財或是貨物則沒有保險居多,但是這一個部分卻又最容易發生損失,所以投保時就應該列為承保的保險標的才是最保險的做法。至於商店若是承租而來,投保時如果只保店主自己的財產而沒有包括房東的建物部分,則在未來發生理賠時保險公司當然只能理賠已投保的動產部分,至於的建物部分的損失,房東如果向承租戶索賠,則又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所以在選定投保的標的時,最好能將建物與動產都包括進來才能確保所有的損失都能涵蓋到。

保費僅688萬 資料保護險 上半年賣不到20張【中時電子報/黃惠聆】

【豐林保險評論】

 一項新的保單從推出來到普及,通常需要長達十年以上的時間,而個資保單從103年初新版個資法上路以來,不過兩年多,當然還沒熱身開來,基本上所謂個資風險,對於同一件個資外洩事件,損害賠償最高達2億元,單筆個資外洩的求償金額則在5百元到2萬元之間,而且個資洩漏的舉證責任,也從用戶端轉到企業端。由於在訴訟上,「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所以依據新版個人資料保護法,律師界生意前景看好,準備承攬個資洩漏集體訴訟官司。

基本上個資外洩的法律責任,分成個人與企業二種,企業洩漏用戶資料,將會衍生相關責任,至於個人個資因疏失外洩(例如身分證失竊),被拿來當成犯罪人頭,也會產生訴訟費用,受害者若要恢復信用紀錄,也須一筆費用,因此在現代的社會,各產險公司也因應這項需求而推出個人資料保護保險,而企業投保個人資料保護保險似乎是企業的必要選擇。

保險金融科技創新 泰安產險 新推UBI車險【工商時報/黃惠聆】

 【豐林保險評論】

汽車保險市場定價發生了很大轉變,從「車」定價逐漸轉向「人」定價。有關資料顯示,車險保費與車輛出險次數、駕駛人的駕駛習慣等關係緊密,駕駛習慣好、出險頻率低的低風險車主將享受更低的車險費率。學者認為UBI 車險逐漸發展之後將成為台灣汽車保險行業的變革者,是推動新型車險快速向前發展的主力。

學者表示,其 UBI 車險產品是基於駕駛人駕駛行為的車險,它將傳統車險的一部分轉化為保費預付款,並且每公里的保費是由基礎單價與駕駛行為係數來確定。 針對駕駛行為係數,進一步來看,駕駛安全評級分兩個方面,第一是穩定駕駛安全評級、信用評級,這是一個穩定的資料;另一個資料叫駕駛表現,這是隨機的,因此駕駛行為係數也是一個浮動數位。當前台灣UBI還是處於起步階段,相關的監管制度還沒放開,但這種基於駕駛行為的UBI車險一定是未來車險產品設計的一個重點方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