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發電廠搶救演練 逼真【台灣新生報/鄭沾誠】

任何生產企業在其營運過程中一定存在許多風險,除了經營管理、財務投資、市場行銷等之外,還包括天災(如颱風、地震)或是人禍(如火災、爆炸、化學品洩漏)等各種影響企業正常營運的風險。做為一個企業的風險管理或保險規劃的主管或專人,除了對於企業體營運作業中可能遭遇之各種危害所造成的損失,規劃完善的保險架構之外,更應針對這些可能發生的危害,依照企業體自身之實際作業流程與使用設施,提供專業的評估與改善建議的具體措施,以避免或降低這些危害發生的機率,或是減少危害發生時所造成的實質損失。

在完善的保險規劃執行下,企業體危害發生所造成財物的損失,是可以獲得完整的理賠,但危害發生所造成的商譽破壞、訂單流失、研發停滯等等卻是要由企業體自行承擔,尤其是當重大災害發生所造成的影響,更是深遠而無法忽視。因此,完善的重大災害緊急應變處理計畫與執行,即成為企業體風險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環。

產險業的轉型與再生【文:江朝峰】

近數年來,台灣產業界歷經前所未有的轉型期,為了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各行業無不卯足全勁進行企業再生或改革,以圖從舊有的巢臼跳脫出來,因此有所謂Reinvent(再創),Reengineer(改造),Rediscover(再現),Reposition(重新定位),Reorganization(重建組織),Resystem(再造系統),Revitalizing(再創活力)…….等各式各樣的名詞與活動熱烈的展開,在這一波熱潮之中,產險業當然也不例外的在思考如何在這段低潮期,擺脫惡質競爭環境,再創生機。

在這一窩蜂搶搭流行列車的同時,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or)曾經說過的下面這段話可真的值得我們去想一想,「企業再生的從心思考是比較難的,跟流行卻是很容易的,而流行又常是思考的替代品,因此企業再生在現階段或許只是超賣的名詞而已。」

所以,在爆炸性變動的現實環境中,對於所謂企業再生若沒有比較根本的認識,純屬跟上流行的話,當然避免不了又可再獲得一次失敗的經驗。

企業再生的基本觀念

一般企業談到企業再生,總會讓員工心生恐懼,大家會想說是不是我錯了,才要來改我,因此潛意識中就會產生抗拒感,抗拒被否定過去的一切。

其實所謂企業再生指的應該是在特定狀況下(如競爭環境的改變),企業的表現需要仰賴組織上上下下大多數成員學習新的行為,觀念與技能時,就是企業再生的時候了,其中企業再生的速度快慢,由誰來主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須由大多數成員熱情參與並對工作的表現產生作用。 繼續閱讀…

紐西蘭7.8強震 出現首起死亡通報【法新社】

有關天災尤其是地震,無庸置疑的將是人類未來最大的課題與挑戰,就算人類醫學再發達,可以克服各種疾病對生命的困擾,但是天災所造成致命的威脅卻是永遠無法消除,而且會愈演愈烈,也因此未來的財產保險中將以天災保險為主流,而所有的企業也都更應該注意天災保險的發展。台灣跟日本可以說是地震大國,日本自從百年前的東京大地震,造成14萬人死亡之後,日本人對地震的任何訊息就非常地敏感與小心。

哪裡知道東京沒有發生預期的大地震,但是卻發生了阪神大地震,造成了關西地區的浩劫,但即使如此,東京地區依然非常謹慎的準備著大地震的來臨,但上天老是捉弄人,沒想到後來卻發生東北311大海嘯,而現在長野也發生了地震,雖然規模不是太大,但是這也意味著地震絕對不是可以被預估的,對同樣是地震頻繁的台灣而言,自從921之後,似乎對地震的恐懼不復記憶,今年206地震或許是一次警告,再不久還有更恐怖的地震會發生。

台東市燦坤大火 疑工程火花引起【中央社/盧太城】

施工廠商在施工地點因為施工不慎造成意外事故,而引發人員傷亡時有所聞,其中一種情況是造成自己施工員工的傷亡,譬如建築工人未綁安全帶自工地高處墜樓身亡;另一種情形則是因意外事故造成其他人員如路人或訪客的傷亡,當然在發生意外事故之後,都會由相關當局來釐清責任,該由誰來負起刑事、民事的相關責任。

但是對於事前的風險管理與損害預防的重視程度,卻是多年來一直不見大幅提升,以至於此類案件屢見不鮮,其實就是要求建築工人綁安全帶的動作都常常無法確實要求,更何況每一項施工都要求必須符合安全的標準程序,既然如此,則至少在保險的保障方面就不應該太斤斤計較,無論是工程雇主責任保險或是工程第三人責任保險,都應該投保每人五百萬到一千萬的工程責任金額方為足夠,也才是個負責任的施工單位。

企業風險管理三大基本原則【文:江朝峰】

近年來每年幾乎都有颱風洪水肆虐台灣,而且每年都會發生數千起的火災或爆炸,甚至有偶發侵害性的地震,其中受損的企業工廠、公司行號修復時程不一,然而觀察損害相對資產較為嚴重而又未適時移轉風險的企業,會發現這是在企業風險管理方面計劃或執行的比較不嚴謹的結果。其實以台灣地區幾乎每年都會面臨各類天災人禍的威脅,如果沒有將災害列為企業主要必須管理的風險,這類企業也將喪失專業的經營優勢;因為在台灣地區災害的發生不只是可能造成財產的損失而已,也會影響到企業營運企劃是否能安全的執行,更關係到企業預期利潤能否達成,同時也代表著對股東、員工與上下游廠商的責任,所以如何去減少或避免或移轉各種災害所帶來的損失威脅,當然非常重要,而在規劃各種災害的風險管理過程中,幾個重要原則就必須加以注意。

一、不要忽視損失發生的機會

這幾年台灣地區飽受淹水之苦,以前從不淹水的地區陸續都遭受到了水患侵害,雖然大家在災後都會事後孔明的指出事故成因所在,然而就機率的角度來看,損失的可能性一直都是存在的,只是機率高或低的問題,再加上近年來環境變遷頗巨,任何時間點都有發生各種災害的可能性,以地震而言,雖然以目前的科學水準已經知道五十幾條斷層帶,但是未知的斷層及其他危險因素都可能因地殼的持續變動而受到干擾,因此站在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任何損失的機會隨時都存在,所以千萬不能忽視各種災害風險所帶來的影響。

二、不要承擔無法承擔的損失 繼續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