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朱拜耳化工廠大火 12死11傷【中廣新聞網】

【豐林保險評論】

任何企業都有機會發生火災,只是不知道火災什麼時候發生?如何發生?發生時造成的後果有多嚴重?但是如果把時間拉長來看,火災卻是必定發生,火災如果一定會發生,那麼當初所投保的火災保險就是明確的決策了,只不過這一張火災保險單保險嗎?依據歷年來的經驗,火災保險單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就是在保險金額的設定了,換句話講就是理賠時會發生減額理賠(不足額保險)的現象。

之所以會發生不足額保險的現象,主要是因為火災保險單規定,如果投保的保險金額小於保險標的物的價值,則理賠時將依其不足的比例攤賠,既然如此,那麼我們投保時就依據保險標的物的價值來投保,那麼是不是就不會發生不足額保險的現象?但實務上的最大問題是,一般企業投保時都不知道保險標的物的價值,都只以財務部門所提供會計帳冊上的取得成本與其折舊方式來計算投保金額,所以,結論就是幾乎九成的企業保險金額都有問題。

企業保險規劃的好朋友—保險經紀人【文:江朝峰】

一般來說一個好的專業保險經紀人可提供企業下列服務:

一、危險辨認 (Identification)與評估(Evaluation)服務。

二、提供選擇風險管理方法之建議。 

三、提供適當保險保障與保險費之建議。

四、提供選擇適當保險人之建議。

五、損失控制服務或建議。

六、理賠之協助或服務。

七、法律事務之協助。

八、保險管理服務。

但是每一經紀人由於其財務能力、專業知識、實務經驗以及經營政策不一,所能提供之服務亦有相當差異。因此企業應建立選擇之原則,據以審慎選擇適當之經紀人。進一步來說,由於保險公司與保戶是保險契約的雙方當事人,因此在立場上是互相對立的,而保險經紀人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協助保戶了解所投保的保險內容是否是最有利的情況,以及投保後萬一發生理賠時,能站在保戶的立場,向保險公司爭取最優惠的理賠條件。

所以簡單來說保險經紀人至少可以協助保戶解決以下問題:

1、保險資訊的不足的問題:

由於一般企業的保險承辦人員常需身兼數職,對於保險的專業及市場的動態較難深入了解,常與保險公司存在資訊不對等的問題。

2、難以判別是否真正規避企業風險:

企業無不希望藉由保險來為公司提供最完善的保障,但保單條款的重重文字有如密碼,讓承辦人員很難判斷是否符合實際需求。 繼續閱讀…

保障旅客 旅館業公共意外險調高5成【中央社/汪淑芬】

【豐林保險評論】

旅館業在經營的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風險,針對這些風險,主要應該要投保公共意外險,但是其基本保險金額若改為:每一人傷亡300萬元、每一事故傷亡1500萬元、每一事故財損200萬元、每一保險期間(原則上一年)3400萬元,因此多數人都以為已經投保3400萬元的保額,一般的意外事故來說應該足夠了,但是所謂3400萬元指的是保單期間多次事故賠償的總金額,這種情況幾乎不會發生,所以真正會賠償的金額就會受每一人賠償金額跟每一事故賠償金額的限制了,也就是說發生事故後,每個人最多賠償300萬,每一事故最多也才賠償1500萬,這種情況就已經嚴重暴露出保額不夠的問題。

第一個不夠是每個人的賠償金額只有300萬,在現在的社會標準來說絕對不足賠償,就算以低標來看,最少應提高到500萬~1000萬才能符合一般賠償的要求,第二,每一事故1500萬元也當然不夠,但是這個額度應可以分不同的公共場所做不同的規定,譬如說人數比較少或危險性比較低的公共場所,維持五倍個人賠償金額至2500~5000萬似也可行,但對於人數可能相當多或危險性較高的公共場所,加到10至20倍的個人賠償金額,也就是說若以500~1000萬做為個人保額,那麼每一事故的保額應該提高至5000萬到1億之間,如此就算發生了不幸事故,保險至少能派得上用場,而對死傷的民眾也才能稍有彌補。

產險亂殺價 金管會嚴管【經濟日報/韓化宇】

【豐林保險評論】

國際保險經紀人協助大型企業做保險規劃時,為了掌控全局以節約保險費,通常會同時擔任保險經紀人與再保險經紀人,這種現象稱之為雙重代理,這種情況是對是錯?是好是壞?恐怕難以定論,因為由再保險經紀人統一處理再保險規劃甚至帶領企業到全球再保險人所在Roadshow,讓再保險人更清楚企業風險管理的狀況,很可能可以比保險公司規劃出來的保險費更便宜,但是雙重代理利益糾葛不清,也可能對被保險人不太有利。

不過這都是對國際保險經紀人與大型企業來看,但是若是對中小型保險經紀人而言,在現況已經零佣的情況下,向保險公司要一些再保險比率來排一排,而且在保險公司也同意的情況下,似乎無可厚非,另外一種情況則是被保險人的風險非常的差,差到保險公司不太願意承接,因此主動要求保險經紀人去安排一定比例的再保(因為保險公司懶得去排再保或排出來的費率過高),這一類的情況,如果強制要求不准雙重代理,恐怕對保險公司沒什麼好處而對被保險人則是比較不利的。

租辦公室要如何投保?【文:江朝峰】

企業對於擁有所有權的機器設備或營業生財,可能因為銀行貸款,或者因為管理的需求,通常會購買火災保險,但對於承租的建築部分則較容易忽略,除非出租人(房東)要求承租人要安排保險,因此有的承租人就會以被保險人的名義直接向保險公司要保辦公室的火災保險,這個時候由於目前保單條款已經規定具有所有權的出租人可以享有賠償請求權,因此原則上不會有理賠上的困擾。但是承租人若未列名為共同被保險人,保險公司雖可依約理賠。

但是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理賠之後,損失原因經調查結果假如是承租人的過失,依據保險契約的代位求償條款,保險公司可以向承租人追償。因此承租人不但支付了確定的保險費(因出租人的要求),亦承擔了不確定的過失賠償責任,如此並未達到當初移轉危險的目的。

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某些企業就會要求承保辦公室火災保險的保險公司放棄對承租人的代位求償權利,然而就此方式而言,承租企業所要負擔的保費即以火災保險費率規章為準,其包括了原因並不是由承租企業的過失而造成火災所致的損失,因此純就危險負擔的角度而言,承租人似乎多負擔了不應由其支付的成本。

況且多數保險公司並不會輕意放棄對承租人過失所致損失的代位求償權利,所以對承租人而言,為能滿足出租人對其財產保障的要求,且可節約成本,並順利購買適當的保險,另一個選擇就是安排火災法律責任保險,來替代出錢幫房東購買火災保險的方式,以保障承租人因過失造成承租的辦公室發生火災以致出租人損失的賠償責任。 繼續閱讀…

Top